“我被套牢了,现在连买烟的钱也掏不起。”谈起加盟蝎子养殖的事情,福建三明的汤先生懊恼不已。今年5月,汤先生被电视上养蝎致富的广告打动,他决然拿出不多的积蓄加盟养殖,但不曾想到,现如今血汗钱和发财梦全都化为乌有。
电视指点“生财道” 购回蝎子死八成
今年5月,汤先生在广东某电视“生财有道”栏目上看到一则养蝎致富的广告。该广告称,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石丁前路的金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金烨公司)提供的种蝎和养殖技术,只需“千元投资无风险,无忧养殖好赚钱”,养殖一组种蝎(600只,雌雄比例5:1)每年成本仅2000多元,纯利可达23200元,普通养殖户(养殖5组以上)一年利润可达10万以上。同时,该公司还承诺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按合同协议现金收购商品蝎。
汤先生被这个广告打动了,不日便从福建赶赴广州,经过简单的考察后,6月11日与金烨公司签订了养殖加盟合同,当即购买了11组共6000多只种蝎,共14800元。对于这笔钱,合同中称为“加盟费”。合同中约定,在养殖成功后,金烨公司以1200元/公斤的保护价现金收购养成的商品蝎,并返还加盟费。合同中还规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若遇到技术问题,该公司有义务帮助解决。
满怀憧憬的汤先生回到家,按照技术指导养了三个月,不但不见种蝎产仔,反倒接二连三死亡,到现在剩下不到1/3。“他们当初承诺成活率有80%,现在死亡率都快有80%了。”
为此,汤先生只好不断打电话给金烨公司,要求派技术人员上门解决问题。而该公司则以“技术人员出差外地”、“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福建三明地区的合作养殖户较少,派人去成本太高”等种种理由推托,并安抚汤先生说“死种蝎照样可以由公司回收”。
在汤先生传给南方农村报记者的合同中,补充条款也写明:如果蝎子出现死亡现象,可以死换活。但是汤先生与该公司多次交涉,仍未得一只活蝎子。汤先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与金烨公司合作的加盟养殖户,养殖失败的还大有人在,短时间内他就已经认识了5个相同经历的,其中规模和损失专业的是一位云南的加盟养殖户,他花58000元加盟费拿了42组种蝎。他们与该公司交涉,遭遇与汤先生基本一致。
9月13日,记者联系该公司柯姓业务经理,在记者表明身份之后,对方声称打错电话,当即挂机,再也无法打通。随后汤先生与专门负责自己养蝎业务的广经理取得联系,广经理称现在已被公司调往陕西,不再负责此事。记者又拨通了该公司负责技术服务张经理的电话,该经理称可以以死换活,但需养殖户自己把死蝎带到广州来,具体换法则没有说。
记者暗访数家公司 电话不断生意不少
为了核实汤先生的情况,记者前往金烨公司暗访。在拨通电话后,该公司欣然接受“考察”要求。
到达约定地点后,一辆蓝色现代牌汽车将记者接到该公司所在地。在十来分钟的车程中,司机多次询问记者是哪里人、来广州多久、在广州是否有亲友、在哪里看到的广告等等。
小车最后停在了人和镇石丁前路一座大院内,院内有两座白色小楼,左侧是食堂和宿舍,右侧是办公楼。前台在办公楼二楼,前台接待人员就刚才车上的问题又将记者盘问了一遍,并要求出示身份证。然后,让记者填写了一份登记资料。而在与前台紧挨着的开放式办公室内,电话声此起彼伏,十几个接线员正忙着接听咨询电话。
随后,一位自称姓柯的业务经理接待了记者,出示了公司的宣传资料和合同书后,开始侃侃而谈。柯经理称,该公司在全国有数百家加盟的养殖户,除了广州,在陕西和成都也有养殖基地。目前和国内外各个药厂、酒厂都有供需关系,原本公司的蝎子是自产自销,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所以从去年开始与全国各地养殖户开展加盟。
记者问,在广东省外养殖蝎子是否可行,遇到养殖问题是否有专家上门辅导,公司是否能保证上门收购。柯经理称,该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收购点,上门服务不成问题。并宣称该公司的蝎子是经过多年杂交选育和驯化的,具有个体大、繁殖快、成活率高等等优点,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养。而且养殖成功后会以1380元/公斤的保底价回收,若市场价高于此价格则按市场价回收,并如数返还加盟费。
随后,记者要求参观该公司的养殖基地,柯经理随即带领记者来到一楼的“基地”。记者看到,不到200平方米的场地,墙壁上打满了“振兴三农”、“发家致富”等标语,地上有规格整齐的10多个养蝎池,每个池子不到2平方米,里面有规格整齐的蝎子。柯经理称每个池子里养着万余只蝎子,这些蝎子只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喂点黄粉虫就可以了。
就在记者参观养殖基地的同时,遇见想要加盟的养殖户一家三口,正在用纸箱打包蝎子,但就在记者找机会接近对方的时候,记者和该户农民被公司用不同的车送走,再也没找到这家人。
做生意舍近求远 拉客手法如出一辙
记者在网上发现,广州地区声称蝎子蜈蚣养殖加盟的公司众多,主要集中在白云区和番禺区。这些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并链接到多个综合网站上。记者又继续暗访了三家类似公司,重新经历了三遍上述类似的过程:一两百平方米的“种蝎基地”,近似的宣传与合同内容。
在暗访其中一家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大朗村的公司时,在附近拉客的摩的师傅称,几乎每天都有十多个想要养蝎子的人从全国各地来这里,也每天都看到有人提着蝎子出来。“他们如果听你说是本地人,根本不会带你去。”
公司做生意舍近求远,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此操作是为了逃避责任追究,养殖户也不易索赔。“公司抛出一个诱人的收购价吸引养殖户,但养殖户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交纳加盟费,才能买到种蝎。”该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上这些种蝎都是低价四处收购而来,这类公司主要靠出售种蝎牟利,所谓“高价回收”纯属虚假宣传。
其中,位于白云区陈太路的广州农益丰有限公司在其宣传册上宣称,其华南药蝎养殖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享受长期免税的优惠政策。而在国家科技部的网站上,近五年只有安徽省科技厅呈报的《全蝎高效养殖推广与应用》(项目编号2010GA710056)被列入星火计划,承办单位为萧县华鑫特种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称与广州农益丰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专家称养蝎子不容易 披合法外衣游走作案
养殖蝎子是否像这些公司说得那么容易?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蝎子是一种变温性冷血动物,自身无法调节温度,故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稍有不谨,就会影响生长,引发死亡。养蝎实际成活率很低,野生蝎子只有10%的成活率,即使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恒温无休眠人工养蝎法,成活率也不到20%,只有少量养殖技术过硬的公司能够达到较高的成活率。
该专家说,尤其在蝎子2龄(第二次蜕皮)时,很难养成。蝎子在蜕皮时身体柔嫩、体质弱、温湿度不易准确控制、蝎子之间互相残杀等,都会引发大量死亡。“说养蝎技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不用设备投入、人人都能养成的说法,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
华鑫特种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马经理称,虽然该公司的蝎子养殖成活率较高,但是是在严格控制湿度、温度、饲料、疫病的情况下做到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在种蝎产仔时,对营养和温度要求更高。而养成一只4cm规格的商品蝎需要7-8个月时间,这期间经历季节变化,简单的养殖设施根本无法保证蝎子的成活率。
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今年5月,广州市白云工商分局就依法查处了两家类似公司。这种号称蝎子、蜈蚣加盟养殖的公司自2000年左右开始大量出现,主要针对下岗工人、低收入者编造创富神话。原本在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行骗,近年流窜到南方。
该负责人称,涉及养蝎诈骗的公司查处极为困难,他们往往使用智障者的身份证注册公司,在注册公司的合法外衣以及有效合同的掩护下,欺诈行为难以追责。而且,这类公司过一两年就会换个地方,增加了查处难度。
据了解,在骗局初期他们会给加盟者一些甜头,忽悠加盟者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在骗到一定程度时携款潜逃。甚至将公司交给临时招来的员工打理,仅留几个业务骨干维持,可以随时隐身。而且,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都很低,10万元即可注册,如果工商部门勒令此类公司退还合同保证金,他们便会申请破产,10万元的注册资本根本无法弥补广大加盟者的损失。即便查处成功,这些公司的启动资金往往是通过民间借贷得来,经过平时开销、挥霍,基本所剩无几。(南方农村报 汤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