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周记内容将记录本场蝎子蜕皮的各种操作方法和蜕皮器结合蛋托梱的使用感受和经验等。
蝎子是外骨胳生命体,身体要想长大就必须换掉外层的骨胳(皮),行内人都知道蝎子蜕皮时会有相互残食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蝎群数量骤减,是制约人工养蝎专业的瓶颈因素。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难?难在哪?我们用破题的方法来分析就能看清问题的本质。从大的方向看蜕皮环节难的因素不外乎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能不能蜕皮,二是蜕了皮后怎样才不被同类吃掉。
下面就先破细能不能蜕的问题。能否顺利蜕皮要看育肥的整个过程,那么育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我认为育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就准行:
第一是垛体材料的选用,不论在室内或室外一律用蛋托梱,原因很简单,物美价廉和实用。
第二是密度的控制,一般每条蛋托的缝隙放入2龄30-50只,3-4龄20只左右,4-6龄10只左右为合适,因为在密度不太大的情况下蝎子能自由的爬行,抓到虫子后有空间可以让它们不受干扰静静地吃。这点对育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能保证做到这点的话,一只刚刚从上一龄蜕皮出来的蝎仅需20-30天左右就可以由一只干扁(刚蜕皮的蝎都是这样的)的蝎育到有腰有背(圆圆鼓鼓)的肥蝎。2-3龄用20-25天时间就够了,4龄以上的大蝎用时要长些,约1个月左右。
第三是温度,根据经验暖房内保持在32-33度是最好的,因为低到31度以下就明显不行了,高到34-35度对蝎子还是好的,但投入蝎窝内的虫子就不行了,时间一长虫子就会干死,所以定在32-33是最适宜的,蝎子和虫子两头都兼顾到了。蝎子育肥不能拨苗助长,只要保持在这个温度,在其他各方面也同时做好的情况下,这就是蝎子长得最好的温度了,这是经过多次实践论证的经验。
第四给水方法。还是用一块单层的布辅在蛋托上,用喷雾器将布喷湿,每天一次就行,别看简单,其实这样给水已经充分满足蝎子身体内代谢的所需水分了。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坚持做到每天一次,不能缺也不能多。关于给水我们做过很多试验,给多了蝎窝温度会下跌,由于暖房内的空间是33度左右,人是仍然感觉到很热,而这往往就容易忽略刚刚喷完水的蛋托里的温度比暖房内其他空间的温度要低得多,尤其是有时控制不住自己总想加足点水给蝎子时情况就更遭一些了,这对蝎子是很不利的,所以要特别重视这个环节。
第五是给虫,试来试去还是感觉一次给多一点的好,有虫子爬到蛋托上,而且到处都有就最合适了。喂虫时要坚持加入“两素”,因为人工养蝎的饲料基本上就是单一的黄粉虫,加“两素”可以将多种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的维生素通过虫子过到蝎子体内,这些“两素”对蝎子的成长、蜕皮会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不同龄的蝎要给相应大小的虫子,宁愿给小一点的都好过大一点的。对蝎子而言,虫子小点一条不足它们会吃第二条,一样够饭量的。因为虫子小它们容易抓到,大虫子被抓时会有强烈的反抗,导致有些蝎子抓到一半就放弃了,这点很重要,也很宝贵,请注意了。
育肥的关键知识点基本是以上五点,要做到也并不难。关键是要坚持,在整个育肥当中的每一天必须坚严格做到,只要能做好这些,育肥环节就一定会像葛优说的广告一样“神舟行,我看行”了。
接下来再看临蜕蝎蜕了皮后在普通环境下怎样预防被同类吃掉。我们继续用破题法逐层分解破细来研究。先梳理出在什么条件下会被同类吃掉的可能因素:第一,用来做蜕皮的垛体不够隐蔽,容易让别的蝎发现蜕皮蝎;第二,密度太大,在一定面积内放入太多数量的蜕皮蝎;第三,挑选临蜕蝎时不够准确,夹杂了太多还未进入蜕皮状态的蝎一同投入蜕皮区。
找出原因后我们再逐条看怎么解决。第一,临蜕蝎的窝不能用表面太平直的材料来堆砌,相反要选取类似蛋托这样表面有凹凸的材料(或砖块)堆砌,这样才能保证隐蔽性。我们使用蛋托梱和塑料育秧盘做蜕皮器,在大棚内用蛋托梱,在室内用育秧盘,二者配合使用效果很好。第二,密度不能太大,我们的做法是用铁皮框定一个区域(大棚内),定义为蜕皮区,或者用某一个养殖托(室内)定义为蜕皮区,里面摆放蛋托梱,以两张蛋托之间为一条缝隙计,每一条缝隙放入1-2只临蜕蝎(最好不超过2只以上)也能有效保证蜕皮安全。第三,挑选临蜕蝎要准,把身体已经临达到蜕皮的蝎挑出放入蜕皮区,这样入窝的临蜕蝎蜕皮时间就会相对统一,这能大大减少因蜕皮后残食减员的现象。
以上把原因和方法都找到了,按理说一切就应该没问题了,然而不能高兴得太早,那只是理论上的,要进入实际操作最起码仍然有一个问题存在,这个问题是本人在多年养蝎当中遇到无数的一个现象,也是蜕皮环节最难的因素,那就是养蝎人的性格是否适配,或者说心理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问题。因为但凡说到创业、特种养殖、蝎子,对许多人来说都会很吸引,很冲动,很激情,只是一但进入实际以后就会被每个环节的琐碎工作吓着,尤其是蜕皮关重复乏味的工作,所以我要说,初养蝎的人要过蜕皮关,只有能够完全接受并坚持做到以下我所列工作和相关程序的,才能说基本通过蜕皮关。
一是刚蜕完皮的蝎会食欲大开,只要它们的四肢能够爬动就会出来找虫吃的,但此时它们的身体仍然鲜嫩柔软,被别的蝎子遇上一样很可能被对方吃掉,那么之前我们费了好大功夫使它能在蛋托梱里安全蜕皮的工作将毫无意义了。所以在蛋托梱里刚蜕出的蝎要及时选出,由于在普通(一般)环境下,它们蜕皮的时间受自身条件的差异以及温差湿差等因素影响肯定不会统一,一定有先有后,先蜕的就会有被吃的危险,这就要求要勤查看,要1-2天逐张蛋托掀开查看一遍,有蜕皮的就要立即挑选出来另做处理,尚未蜕的仍然留在里面让其继续蜕(被挑选出来蝎子就等于立即解除了它们被吃掉的可能了),挑出来的嫩蝎还要将它们放在育秧盘(蜕皮器)里过上三五天,等它们的皮变老变硬后再将它们合在一起集中育肥。这些过程是烦琐和枯燥的,而且几乎天天要重复做,问一问自己能做到吗?是否还坚持以往的看法,认为这样工作量太大,根本不实际吗?
二是育肥池里随时(每一天)都可能会有临蜕蝎出现,也就是说都有蝎子达到临蜕皮的状态,需要人为选出放入蜕皮区的蛋托梱里,或者装入育秧盘(蜕皮器)的小格里。如果不挑选出来,任由临蜕蝎在集中育肥的窝里蜕皮那基本上是一蜕一个死,所以必需将它们逐一甄别挑选出来,这个工作也是大量的,重复和琐碎的,问一问自己能做到吗?
三是怎样甄别临蜕蝎是一个建立在长期、重复经验上的工作,一般初养的人基本上都会在这个环节上徘徊、困惑、停止不前很久的时间。尽管查遍所有养蝎的书籍和请教能请教到的人,得到的经验之谈是:背甲上的折皱明显,皮肤颜色较深,少吃食,不爱活动,往窝的深处爬动等信息。然而这些特征没有一样是容易被观察得到的,新人往往就困惑在这里。问一问自己能否有足够的耐性来学习和领悟这一切吗?
以下这两张照片要特别说一下,这只蝎子就是临蜕蝎所谓明显特征的代表作,它背甲上六道折皱之间和头部的皮肤已经变白,而且已经有明显脱离现象了,别看它处于这样的状态,仍然能爬行,十八个小时后它成功蜕皮变为四龄蝎。两张照片是同一只蝎子,第二张照片只是将它抓到一个塑料盒的盖子上照像,是第一张的放大图,能清晰看出它的背甲和皮肤明显老化了,但在挑选临蜕蝎时不必精准到如此程度,也未必能抓到这么准,能抓到比这只蝎子这个状态倒回去前几天的也算抓对了,凡是放入蜕皮区蛋托梱里六天以内或者八天、十天内能蜕皮的都算是成功了,这就是“格蝎穷理”的成果,用心、用时去观察它们总会有机会发现的。
能通过以上三点的,基本上就能领悟和掌握到蜕皮环节的精髓了。
仍然没有悟到的也没关系,继续修炼还是会有希望的!
柳传志说“只要你开始有想法,你就一定会有波折的”,我引用过来说“只要你想过蜕皮关,你就一定受折磨的”。赶快拿出王守仁先生“格竹穷理”(在养殖周记六有详尽阐述)的精神来破题吧,我们的经验也是“格蝎穷理”格出来的,全凭一个“格”字打天下。我们的经验是遇到问题就“格”,具体操作步骤就是贴标签、写笔记,将当时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每天对着它们看,观察、思考。临蜕蝎的特征是什么?能有一种现象可以被观察到吗?蜕皮的道在哪?理在哪?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痛苦不勘,好在我们能够坚持下来,最终才有幸在顿悟的一刹那完全明白,蜕皮的真正王道就在于一些看似琐碎,但又实实在在的步骤里。
蜕皮又难又不难,我敢说只要克服掉自己马虎大意、粗枝大叶的作风,从细微处着手,用诚心、敬业的精神对待它,就算是初养的人前途也会是光明的。
关于蜕皮环节前后的工作还有另外几点需要注意的,下面仍然给大家梳理一下。
一是多用小垛体(参照本文后面所附照片)。这样便于写记录、贴标签,比如当天有30只产后孕蝎要与小蝎分离,那么分离出来的这30窝小蝎如果用大垛体装的话会太浪费,如果将这些小蝎倒入前些天分离出来的那一批小蝎窝里,又会造成时间上不统一,很容易发生残食现象。因为前些天分离出来的小蝎皮肤已经变硬,可以吃虫了,后放入的小蝎皮肤尚未完全变硬,有可能被前一批的蝎吃掉。这时用一个小垛体来分装后一批分离出来的蝎就是很好的办法。其次是蝎子在成长过程中达到蜕皮的时间就要蜕皮,如果由于人为或者不可抗拒的因素错过最佳蜕皮时间,往后就会增加蜕皮难度了,所以每一批的蝎从分离出来或者刚蜕皮出来那一刻起就应该打上标签,建立起时间标记,这样任何时候都可以推断出各龄蝎的蜕皮时间,所以用小垛体就有很多好处了。
二是多些使用人工加温环境。也就是说尽量让蝎子在暖房里蜕皮,临蜕蝎需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人工技术容易保持恒定温湿度,很大程度提高蜕出率。
三是多用蜕皮器,虽然可以通过精准挑选临蜕蝎来保证减少残食率,但仍然会不时有零星残食现象,尤其是大龄蝎蜕皮时,使用蜕皮器将大大提高蜕皮后的成活率,而成活率就是产量的保证。用蛋托梱做窝让蝎子蜕皮主要是针对2、3龄蝎,到了4、5、6龄蝎就得用蜕皮器了,虽然工作量大一些,但仍然是值得的。因此,蜕皮器是蜕皮环节的一大利器,不能缺少,绝不能因工作量大而放弃使用。
四是其他常态性非技术范围的繁杂工作。除了蝎房内的技术之外,蜕皮还有很多工作,这些工作看似非技术的,但做不好却又真切会影响蝎子的蜕皮,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内容要注意。
一是建立制度保证基本工作流程能完整执行。很多重要环节的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仅仅说还是不够的,要形成制度规定下来,把要做的工作和哪件工作要先做,哪件工作可以后做,写出来挂在暖房的墙上,无论谁值班,统一按墙上挂着的流程操作,很大限度减少失误。比如孕蝎的母子分离,要立即分别给母蝎和小蝎的养殖托贴上分离时间和相关情况的标签;各龄蝎由上一龄刚刚蜕变为下一龄蝎之日起要立即贴上时间标签,这样对判断下一次蜕皮的时间,这张标签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喂黄粉虫时每一餐都要添加“两素”以确保蝎子生长的需要。诸如此类等等都要规定在制度里。
二是煤、水、电的保证,每月的用煤量要做好计划,尤其是旧煤即将用完,新煤买入的这个交接点要把控好,不能出现断档而造成暖房温度的大落大起。水、电问题也不能等闲,因为锅炉里的水需要得到保障供给,一些预备用电加温的应急设备也要有保证,对电网供电、断电的情况要有所了解,一但出现断电、断水要有自己的应急预案,不然一个小小的瑕疵,也许就会影响暖房里一批的蜕皮蝎了。
以上介绍的就是在普通条件下或者说是常规条件下关于蜕皮环节的做法,当然还有更有效的方法,只是那些细节恕不能细说,那些是我场最核心的技术部分,是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不能无偿赠予,除非物有所值,除非参加我们的收费培训环节(春节过后考虑开办相关培训班)。但无论怎样这篇周记里还是与大家交流了很多有益的做法。
总体来说,本人对蜕皮的感受是―――蜕皮确是养蝎不容易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可以通过扎实的工作实践来逐渐学习和掌握。我觉得这个难点更多的时候是被放大了,初学的人听到都会被吓着,真的有那么难吗?如果说养蝎有难度?那么放眼世上,哪一行没有难度?养鸡、养鸭不难吗,遇上禽流感不仅仅是减员的问题了,搞不好要全窝覆没的,就是养人都会有减员的时候,兄弟几个从小长到大有时也有减员的。其实在自然界中与蝎子有相同生命特征的生命体多的去了,例如虾、蟹、蛇,知了、蜻蜓的幼虫等都一样,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蜕去外层的骨胳(皮),它们每一次的蜕皮同样也会面临同类的残食,从小长到大它们的群体数量减员也是不少的,应该说这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不足为奇。
我认为初学养蝎的人对待蜕皮问题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则要重视它,不要先入为主,还没开始养呢,已经被这个问题吓退了一半。
要有正确的心理准备,有准备和没有准备是不一样的,有准备的会坦然去面对(蜕皮减员),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方法来将减员控制到最少,没有准备的会畏惧这个过程,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往往才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工作就觉得很累,甚至身体还没累,心里已经很累了。这种心理还会暗示自我,这样做、那样做太累(例如给临蜕蝎装格)根本行不通。其实这正是缺乏真正做事经历的表现,是没有做事心里准备的表现。不然请问一句,有哪一行这样做、那样做不累的,根本就没有嘛,做事不诚心,不敬业怎么会成功?蜕皮环节需要扎实的工作和勤于思考才能领会和贯通,那种想偷工减料,想要简单投机、算小九九、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想法是统统行不通的。
各位初学养的人,如果不经意触犯了以上列举的不足之处,那我送一句话:就请对自己很一点吧,赶快下一把猛药,把自己彻底改过来!!
有关上期周记预告要介绍几个不同面积暖房、锅炉的建设技术方案的内容,因为考虑到要写的方案已属大文章,应该更严谨一些,不适合放在养殖周记栏目里发布,所以决定稍后将以《实战加温养殖方案》在本网站的《产品展示》栏目里发布,敬请留意。
|